新闻资讯/资讯详情
26考研专业难度排行榜
160次浏览2025/07/05 01:36

关于考研专业难度的排名,并没有官方统一的标准,因为不同专业的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(如学科特点、竞争激烈程度、数学要求、跨考门槛等)。


以下是根据常见认知和考生反馈整理的大致参考方向,但需结合个人实际情况综合判断:


01
影响考研难度的核心因素

1. 报录比(竞争压力)  

    热门专业(如金融、计算机、法学、新传等)报考人数多,推免比例高,统考名额少,竞争激烈。  

    冷门专业(如哲学、历史学、农学等)报录比相对较低。  

2. 考试科目难度  

    数学要求:理工科、经济学类通常考数学一/数学三,对数学基础要求高。  

    专业课深度:部分专业(如医学、计算机、法学)专业课内容多且需要长期积累。  

3. 跨考门槛  

    需要专业基础或实践能力的专业(如临床医学、建筑学、艺术设计)跨考难度大。  

    文科类专业(如教育学、社会学)跨考门槛相对较低。  

4. 国家线/复试线  

    热门专业(如金融、计算机)复试线普遍高于国家线30~50分;部分院校冷门专业可能过线即录取。


2025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提醒
✅ 在职可读 | 双证学历 | 国家认可
热门专业:MBA/MPA/MEM

扫码获取专属备考方案

1.png


02
普遍认为难度较高的专业

1. 金融学/应用经济学  

    竞争激烈(名校报录比可达20:1以上),数学要求高(考数学三),专业课涉及宏微观经济学、金融学等,内卷严重。  

2.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 

    专业课难度大(数据结构、操作系统、算法等),数学一难度高,就业前景好导致报考人数激增。  

3. 临床医学  

    学硕考试范围广(西医综合涵盖6门课程),专硕需临床经验,且多数院校仅限本科为临床医学的考生报考。  

4. 法学(学硕及法律硕士)  

    法学学硕专业课需大量背诵法律条文和案例分析;法律硕士(非法学)虽允许跨考,但报考人数多,复试线高。  

5. 新闻与传播  

    不考数学,跨考生多,名校复试线常达380分以上,对实务能力(如评论写作)要求高。  

6. 电气工程/电子信息  

    数学一、专业课(如电路、信号与系统)难度大,工科强校竞争激烈。  


03
相对容易上岸的专业

1. 农学类 

    国家线低(常年A区252分左右),专业课难度较低,适合对农业、生物感兴趣的学生。  

2.jpg


2. 哲学/历史学  

    报考人数少,竞争压力小,但就业面较窄,适合学术兴趣明确的考生。 


3. 社会工作  

    国家线低,跨考门槛低,但需关注就业方向(政府、NGO等)。  


4. 管理学

跨考热度较高,但分支方向多(如行政管理、工商管理),部分院校报录比友好。注重实践能力,适合有实习或管理经验的学生,就业面较广(企业、公共部门等)。

3.jpg


5.  应用心理学

竞争逐年增加,但非全日制或部分院校仍存在调剂机会。需掌握统计与实验方法,适合对心理干预、人力资源等领域感兴趣的学生。工科中竞争较小,但需注意实验能力和科研经历的积累。  


4.jpg


04
选择建议

1. 跨考生

优先选择不考数学、专业课易入门的专业(如教育学、社会工作)。  

2. 数学薄弱者

避开数学一/数学三,选择考“396经济类联考”或“199管理类联考”的专业。  

3. 求稳优先

关注B区院校(如云南大学、广西大学)或双非院校的冷门专业。  

4. 职业导向

结合行业需求选择专业(如师范类、计算机、集成电路)。  


扫码获取服务:
查看【招生简章+学费】
匹配【院校专业推荐】
领取【备考规划】
5.png


注意事项


避免盲目跟风

某些“易上岸”专业可能因短期报考激增变成新热门(如2023年社会工作分数线大幅上涨)。 


关注院校差异

同一专业在不同院校的难度差异巨大(如清华计算机VS普通一本计算机)。  


重视信息搜集

查看目标院校近3年报录比、复试线、专业课真题难度。  


建议根据自身基础、兴趣和职业规划理性选择,而非单纯追求“容易上岸”。如需具体分析,可补充说明你的本科专业、数学/英语水平及兴趣方向。


客服热线
APP下载